视点网讯:(文/刘晓敏)2025年6月28日,陕西省民政厅办公大楼会议室内,在高昂的国歌声中,一场意义深远的会议拉开了帷幕——第五届阳光心理教育校长座谈会隆重举行,同时迎来中央电视台摄制组的郑重聚焦。这标志着一个扎根陕西二十三载的心理教育模式——“宋馨阳光心理教育”正式获得央媒认定,成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熠熠生辉的样板案例。
座谈会由陕西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与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联合主办,汇聚了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教育实践者、学校校长近百人。陕西省民政厅社会组织党委委员、陕西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主任王娜以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开场,西安、郑州、江西都昌、商洛、镇安等地校长代表的致辞充满了对阳光心理教育的赞赏与期待。
陕西省社科联常委、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宋馨则以一份饱含深情的感谢辞,为这场里程碑式的会议定下基调。此刻,她深耕二十三年的“阳光事业”,已完成了从地方经验到全国样板的跃升。
廿三年深耕,一颗“心”成就全国样板
宋馨,中国公益人物。自2003年非典危机中义无反顾走入西安儿童村起,她带着对困境儿童、服刑人员子女心理健康的深切关怀踏上了漫长征程。23年来,行程超30万公里,足迹覆盖陕西、青海、四川、河南、江西、湖南等18个省份,建立心理教育基地436个,惠及儿童达10.2万人。
这条路,宋馨走得坚定而智慧。她摒弃单一学业导向,提出“心理健康是综合素质发展的根基”核心命题,以独创的宋妈妈《青少年人生格言》为利器,将阳光照进每一个幼小的心灵。这短短三百余字,字字珠玑,如“我自信,我一定能成功!虽然我有小缺点,但我会越来越优秀”,在孩子们口中诵读时,成为点燃自信的火种,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山区儿童、困境儿童及少数民族孩子的心理支持网络。在青海藏区,学生卓玛的日记真挚感人:“宋妈妈的格言像酥油茶一样温暖,让我不再害怕说汉语。”
该模式还创新引入“双轨制”实践路径:一方面通过“每日微课”、“家庭会议模拟”等场景化教学培育心理韧性;另一方面联动家庭、学校与社会,建立“妈妈技能互助群”等家校共育机制。西安蓝田喜洋洋幼儿园的实践数据显示,家长与孩子共读宋妈妈《青少年人生格言》的视频分享使亲子沟通效率提升65%,学生焦虑情绪发生率下降72%。这套有效、普惠的方法,先后获评“全国社会心理教学十佳”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优秀案例奖”,并随央视镜头的广泛传播正式确立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样板。
精准施爱,为每一株幼苗寻找阳光路径
宋馨团队的“阳光普照”,绝非千篇一律,而是深谙“因材施教”之理。他们依据不同群体的特质,精心推出差异化干预方案,为每一类特殊“幼苗”量体裁衣。
针对服刑人员子女设计的“书信疗愈”方案尤为暖心。通过每月定期的“成长汇报”,孩子们得以向宋妈妈倾诉、与父辈对话,这些饱含温度的文字逐渐弥合了情感裂缝,重建起珍贵的信任纽带。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孩子们则展现了惊人的创造力。他们将《青少年人生格言》融入本民族文化血脉,改编成充满民族风情的歌舞,其活力与热情不仅登上了省级舞台,更成为增强文化认同、培养自信的独特载体。当模式引入四川山区学校后,其改变的力量清晰可见。当地校长由衷感慨:“阳光教育正在改写大山孩子的命运剧本。”
实证数据是该模式强大效力最响亮的证明:受益儿童的心理韧性提升率高达97.3%,其抑郁量表得分平均下降41%!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见证了宋馨团队方法的科学性与普惠价值。陕西商南县山区孩子们集体诵读格言的动人画面,早已成为央视镜头下传播爱与力量的经典瞬间。团队的卓越贡献也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赞许,被权威的《中国科学家年鉴》连续两年收录在册。
多方聚力,共绘心灵成长阳光图景
“宋馨阳光心理教育”能破茧成蝶成为全国样板,离不开政府引导与社会力量的协同共振。陕西省委社会工作部、陕西省民政厅、陕西省应急厅、陕西省关工委、陕西省社科联、陕西省慈善联合会、陕西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等部门始终对宋馨阳光心理教育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与指导。
媒体力量深度参与,中央电视台3月专题片《阳光教育 走进大山》,向社会全景展现了宋馨团队23年的跋涉与丰碑。在第二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创新发展大会上,北京青少年服务中心主任李婧高度赞誉:“宋馨团队证明了心理教育可以突破专业壁垒,成为普惠性公共服务。”
如今,团队培养的近千余名基层心理教师,正活跃在广袤城乡,构建起“培养本土人才—建立长效机制—推动立法保障”的完整闭环。
西安校长代表李飞校长、贺芳军校长以饱满的热情欢迎全国各地校长云集古城西安。柞水县徐孔华校长以激情澎湃的诗歌,颂扬宋馨阳光心理教育在秦岭大山的蓬勃发展。
全国宋馨阳光心理教育爱心联席会秘书长杨亚楠在座谈会上,以诗歌颂扬大爱精神,温暖的声音回响在每个与会者心间。
圆桌论道,基层教育者共话“心”未来
在校长圆桌论坛环节亮点频出,镇安县熨斗九年制学校校长毛戬展示了本校扎实推行的成果;商南县职教中心校长范德斌分享了在南京创建基地的宝贵经验;洛南县委社会工作部主任杨建雄则深刻阐述了宋馨阳光心理教育对于秦岭山区孩子的必要性与战略意义。
紧随其后的圆桌论坛在范德斌校长主持下气氛热烈。来自河南、江西都昌、陕西等地的校长、园长、公益组织负责人共聚一堂,围绕“青少年心理现状与宋馨阳光心理教育实践成果”展开思想碰撞。留守儿童心理关怀的迫切性成为焦点;多位校长分享了格言诵读、家校合作带来的学生精神面貌的积极变化;来自江西代表袁齐会长讲述江西太阳村孩子接受阳光心理教育后的变化。来自一线教师的经验如西安市长安区第六小学班主任文姝茸的实践,为与会者提供了珍贵参考。
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会长张岁太、陕西省传媒学会会长赵锦荣、西安市未央区志愿者协会刘文化会长、陕西少儿文化研究会会长卞正华等各界代表亦在后续的圆桌讨论中为阳光心理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真知灼见。专家们一致认为,宋馨模式为化解青少年心理健康难题贡献了极具价值且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从秦岭书声到雪域格桑,从儿童村到边疆校园,“宋馨阳光心理教育”用二十三度春秋坚守书写了“教育即点燃心灵火炬”的无疆大爱。这束由中国公益力量点亮的阳光,最终升格为全国共同追寻的光芒。
这束光的背后,是无数基层工作者默默耕耘的汗水,是陕西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联合发起的不懈努力,更是所有与会嘉宾对祖国未来的责任与担当。正如宋馨会长在闭幕词中强调的,“从今天开始,陕西的阳光心理教育将翻开全新的一页,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出一条充满温度与实效的中国道路。”
它昭示着一个深刻共识:唯有让每个稚嫩的心灵沐浴阳光,一个民族的未来方能绽放最持久而绚丽的光彩。这场从三秦大地发起的“心”革命,已然照亮了通往全民心理健康的道路。